自從皮秒雷射問世以來,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討論:
「術後照護輕鬆、方便,根本看不出有雷射!」
「哪有,根本唬爛!我術後紅腫超嚴重。」
對於皮秒雷射修復期的說法兩極,究竟哪一種說法才正確?皮秒雷射術後真的可以做到零修復期嗎?還是廣告標語說說而已?本篇文章帶你一探究竟!
▲▼同樣都是打完皮秒雷射,有些人術後紅腫、皮下出血明顯(上圖),術後修復期長,有些人卻不會(下圖)。
▲網友施打完755蜂巢皮秒雷射之後,皮膚只有輕微泛紅,隔天膚色提亮!(轉貼自Dcard)
決定修復期長短的關鍵:雷射波長
決定皮秒雷射術後修復期長短的關鍵在「波長」的選擇。目前在台灣常見的皮秒雷射有7種機型,但最常被討論的波長有2種:1064nm和755nm。
雖然這二種波長對黑色素清除的效果都不錯,但從上圖中可以看見,1064nm在破壞黑色素的時候,也很容易被紅色素所吸收,而破壞到微血管造成皮下出血,導致術後出現瘀青、紅腫、出血等狀況,影響美觀、也拉長了術後修復期,根據每個人的膚質條件、醫師施打能量的強弱,修復期甚至可能長達一週時間,失去了皮秒雷射最初訴求沒有修復期的核心特色,相當可惜。
相較之下,PicoSure755蜂巢皮秒雷射所使用的755nm卻沒有這樣的問題。由於755nm針對黑色素吸收的專一性相當高,雷射過程不只能夠精準的清除黑色素(斑點、暗沉、色素疤、色素不均等),還不會破壞到血管,術後自然也不會有皮下出血的情況,真正達到沒有修復期的目標。
透過755蜂巢皮秒雷射的正確施打,即使是去除淺層斑(曬斑、雀斑等)必定會有的結痂問題,也只會有難以發現的薄痂,對於外觀影響不大。等到痂皮脫落之後,黑色素也隨之掉落、消除斑點。
因此,若想靠皮秒雷射改善膚質,務必注意施打的波長是否為755nm,才可確實達到「術後沒有修復期」、「就像沒有打雷射」的成效。
搭配專利探頭「蜂巢透鏡」
集中並強化雷射能量,以及增生膠原蛋白!
不只如此,PicoSure755蜂巢皮秒雷射如果搭配上專利探頭──蜂巢透鏡(Focus Lens),可以加乘755蜂巢皮秒雷射的雷射光能量。
其關鍵在蜂巢透鏡特殊的蜂巢式聚焦陣列鏡片設計,讓它可以聚焦雷射光,使雷射能量提升約20倍,並將匯聚後的能量直擊真皮層,在不造成皮膚表面傷口的情況下,產生「LIOB空泡效應」刺激肌膚新生膠原蛋白,讓膚質更為年輕、細膩,並淡化細紋、縮小毛孔、改善痘痘凹洞。
因此,皮秒雷射術後真的可以做到零修復期嗎?這樣的問題是可以肯定的。
但前提是你必須正確選擇PicoSure755蜂巢皮秒雷射,結合755nm和蜂巢透鏡的優勢,才能在術後無須擔心皮下出血,享受在幾乎沒有修復期的狀態下,找回更加年輕細嫩且白皙透亮的好膚質。